臉 書資料科學團隊由十幾位研究專家組成,負責研究臉書全球13億用戶的網路行為,藉此改良臉書服務。例如,2年前曾有數千名臉書用戶發現自己無法登入臉書帳 號,除非能證明自己就是用戶本人。當時受害用戶以為自己帳號被盜,但其實那正是臉書進行的實驗之一,目的在強化防盜功能。
臉書進行的其他研究多半是類似上述促進服務品質的小實驗,但2012年臉書針對70萬名用戶進行的實驗卻引來愛爾蘭資料保護委員會關切。這項為期1周的實驗刻意在不同用戶的動態牆上顯示負面或正面訊息,藉此觀察用戶自行發表的動態是否因動態牆充斥負面資訊而顯現負面情緒。
這項實驗在今年初由臉書資料科學團隊成員克雷默(Adam Kramer)、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奇樂瑞(Jamie Guillory)及康乃爾大學教授漢考克(Jeffrey Hancock)共同發表,隨即引發隱私爭議。
儘管臉書強調使用條款裡已清楚說明,臉書在特定情況下會使用用戶資料進行研究,但一名臉書資料科學團隊前任成員雷德維那(Andrew Ledvina)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團隊內任何成員都可隨意進行研究,無須經過高層審核。
臉書對此表示,自從這次用戶情緒研究爆發爭議之後,臉書資料科學團隊已制定嚴格規範,並由50名隱私權專家組成委員會審核各項研究。From 中時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