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2049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2049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1日

上銀機器人月出貨逾100台

--> 2014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TAIROS)昨登場,上銀(2049)董事長卓永財指出,產業前景看好,上銀7月機器人出貨突破100台,8月會更上層樓。卓永財身兼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指出展覽聚焦智慧自動化和智慧製造,現場200個產學研究單位、超過1000個攤位,規模超過韓國機器人展。
在美國「再工業化政策」和中國缺工的環境下,產業前景樂觀。卓永財以上銀為例,市場涵蓋全球,下半年單月機器人出貨台數維持100台規模,訂單滿載,產能不足,將進一步擴充。

醫療機器人便宜一半

上銀機器人已應用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和太陽能晶圓產線自動化設備,也切入12吋半導體晶圓製造產線設備,可望年底前完成測試,明年量產。已研發的醫療用沐浴輔助機器人,預計年底有機會量產,價格可望較進口產品便宜一半From 蘋果
-->

研華機器人Q4出貨放量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正式登場,研華(2395)旗下研華寶元數控大規模參展,發表5款電子工廠產線機器人,包括上下料、插件、塗膠、QC檢測、拋光打磨,預估第4季出貨放量,寶元數控今年控制器出貨將增10%,搶吃中國製造業龐大商機。
研華寶元數控昨展出1款與上銀合作的4軸CCD檢測插件機器人「Delta機械手」,結合研華的視覺檢測元件、寶元的控制器、上銀機械手臂3方資源,另外也展出上下料搬運4軸SCARA機器手、4軸塗膠SCARA機器手、6軸品管機械手跟拋光機械手臂。
研華表示,上述5款機器手臂幾乎包辦多數電子工廠製造流程所需,期望搶吃製造業自動化商機。

發表5款產品

新漢(8234)昨也展出雙機械手協同作業,公司表示,跟上銀合作已經2年,去年並成立台灣新漢智能,專注台灣機器人市場拓展,在台中跟台北設立分公司,今年單台灣市場營業額就上看2億元。
研華寶元數控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台灣希望鎖定電子裝配、金屬加工、半導體及食品飲料產業等輕工業自動化市場。而根據瞭解,研華寶元數控5款機器手已經跟客戶洽談訂單中,內部期望在今年第4季正式放量,帶動業績加溫。
研 華寶元數控從CNC(電腦數值控制)控制器起家,在5~6年前投入機器人研發,開發運動控制器,目前直角滑軌機械手出貨量穩定每月保持100台,主要供應 中國塑膠射出工廠,佔研華寶元數控整體控制器出貨佔比約5%,而CNC控制器仍佔公司出貨比例高達80%,主要客戶以金屬加工廠為主,中國跟台廠約 7:3。



台灣業者布局機器人產業動態

中國工資上漲

生產自動化需求隨中國工資上漲而需求勃發,研華寶元數控目前已經跟客戶合作開發3~6軸機器手臂,2013年控制器出貨量達2萬台,內部粗估市佔率約5%,今年則期望年增10%挑戰2.2~2.3萬台,同時將轉虧為盈。
研華寶元數控表示,中國工廠對機器人需求加溫,過去都必須買日本或歐洲品牌設備,但現在都紛紛計劃自己買控制器及手臂組裝產品銷售,此時就成為台廠切入機會,上半年仍屬於起步期,預期耕耘後在第4季可望加溫。
工研院預估,2015年全球機器人產值上看500億美元(1兆元台幣)其中台灣機器人產值將達650億元,市佔率5~7%。From 蘋果
-->

2014年7月31日

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 今登場

-->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首度獨挑大樑,主辦2014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今(31)日正式登場,一連4天假南港展覽館舉行,計有上銀、研 華寶元、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發中心及工研院等210家產官學參展,秀出國人自行研發七軸雙臂機、DETTA、SCARA、直角坐標及醫療等不同用途機器 人。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副祕書長陳文貞指出,機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展出自行研發的七軸雙臂機器人,研華寶元展出DELTA、SCARA機器人, 上銀集團則是今年參展攤位最大者,以群機熱舞為主題,展出六軸、DELTA、SCARA、晶圓、直角座標及蜘蛛人機器人,復健、內視鏡及洗澡等醫療用機器 人也會亮相。
東元電機今年首度參加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展,決定秀出全系列雲端智慧家電,以及伺服馬達等產品。新光保全則結合中華電信、大同、聲寶及納智捷汽車等 15家廠商,規劃展出與健康、生活、行動及購物相關的智慧生活專區。此外,還有業者展出製鞋自動化塗膠機器人;另協會邀請日本專門生產機器人的不二越來 台,展出最近機器人產品與應用。From中時
-->

2014年7月22日

邀仁寶和碩 研華上銀攻機器人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為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日德競爭,昨宣布與台灣工具機龍頭上銀(2049)策略聯盟,計劃循台灣半導體發展模式「分工 起頭」,並廣邀下游業者如電子代工5哥仁寶(2324)、和碩(4938)合資成立專業系統整合商,打造台灣成民生工業機器人王國。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與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昨在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台北辦公室宣布策略聯盟計劃。卓永財分析,台灣發展機器人產業應該要「打群架」,用策略聯盟平台發揮群聚效應,因此也希望其他業者如鴻海(2317)等共同參與。

鎖定輕工業市場

研華本身掌握控制器及機器視覺軟硬體技術,上銀則生產機器手臂、伺服馬達、驅動器技術,雙方未來除將相互合作銷售對方產品及服務,也計劃共同育成下游專業系統整合商,加速產業發展。劉克振透露,將會優先徵詢封裝業及仁寶、和碩等電子代工5哥合作意願。
劉克振表示,和碩或仁寶這類公司大,導入機器人流程也可能自己買控制器及機械手臂,靠本身系統整合部門人力就足夠,不過難度仍然很高,若能有下游客戶參與提供實驗場域完成夾具與傳感器等配套化,就能很快複製經驗到同產業其他客戶中。
台灣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不夠領先,劉克振表示,不過機器人產業最主要的應用在汽車及造船產業,台灣追趕不易,與上銀合作是希望鎖定電子裝配、金屬加工、半導體及食品飲料產業等輕工業自動化市場。

上銀步入收割期

劉克振表示,台灣半導體發展最初也同樣是由晶圓廠帶動IC設計及封裝產業,此次期望由研華與上銀帶頭,與工研院機械所合作,育成專業的產業系統整合商,初期規劃是先進行營運模式討論,邀請下游客戶合作及入股,新育成公司1年後成立,人數約100人左右。
上銀介入機器人領域已久,以7月為例,機器人單月出貨量將提升至100台。儘管目前工業機器人在上銀所有產品的營收比重並不高,不過經過多年鴨子划水,卓永財指出,上銀今年在機器人領域將開始步入收割期,隨著下半年出貨量明顯成長,今年機器人營收貢獻約可達到10%。

上銀積極攻醫療

此外,上銀也積極進軍醫療器材市場,包括復健機器人、微創手術機器人等,未來都將帶動公司營收規模持續擴大,透過這次策略聯盟,也希望可繼續擴大應用領域至包括食品業和電子產業產線自動化。 From 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