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物聯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物聯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6月4日

夏普機器人手機 RoBoHoN 賣千支,鎖定中國市場

下載自路透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夏普考慮將可攜式小型化人型機器人手機 RoBoHoN,在中國市場銷售。報導引述夏普旗下消費電子公司社長長谷川祥典談話,他指出,中國市場廣大、所得持續增加,相當具有魅力。
報導指出,RoBoHoN 小型機器人手機已經在日本銷售超過 1,000 支。若要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人工智慧(AI)和應用軟體的國際語言對應功能,以及與當地手機營運商的合作,成為首要之務。
與夏普投資合作的鴻海集團,在參加 5 月 25 日到 29 日於中國貴陽舉辦的 2016 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期間,展示夏普這款小型機器人手機 RoBoHoN,引發現場參展人士高度矚目。
內定將成為夏普下任社長、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先前指出,鴻海與夏普正在討論,如何將機器人技術知識,應用在消費電子產品,夏普的下一步,將朝智慧型和物聯網(IoT)的趨勢發展。
夏普於 4 月中旬在官網上公告這款小型化人型機器人新手機 RoBoHoN,在 5 月 26 日開賣這款人型機器人新手機 RoBoHoN,預期每月產能可到 5,000 支。

From Technews 

2015年1月22日

華碩跨入智慧家庭 監控系統打頭陣




 
華碩跨入企業私有雲服務後,今年推智慧城市硬體裝置如監視器等。

華碩(2357)今年大力參與智慧城市展,並宣布2018年智慧城市願景,結合15個伙伴打群架,期望將台灣2年來推動的商業私有雲服務 標準化,在今年推入歐洲市場,首季並將推出雲端行車記錄器及IP Cam(網路攝影機)物聯網硬體,華碩副董事長曾鏘聲表示,今年華碩雲端盈餘將持續放大。

推雲端行車記錄器

曾鏘聲昨出席華碩智慧城市2018論壇,他表示,雲端與智慧城市是一條正確的路,華碩與台灣都沒有落後,華碩將持續布局,今年就能見到效益,盈餘將持續放大,華碩雲端也將與硬體搭配。
曾鏘聲表示,台灣雲端發展環境逐漸成熟,無線網路與終端裝置形成非常好的物聯網發展環境,智慧城市將是最大的應用。
華 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表示,華碩去年已經跟宇碩電子合作推出自有品牌行車記錄器,在中國開賣,今年1~2月將再將推出雲端功能行車記錄器產品,會與華碩雲端 服務結合,提供影像資料自動上傳儲存及緊急事故暫存檔功能,預計首季銷售,將結合華碩雲端7天與30天檔案儲存年費方案,未來也正與其他監控品牌廠商洽談 合作。
華碩智慧城市展也推出家用監控方案AiCAM,未來會由亞旭開發家庭閘道器,結合後推出智慧家庭監控系統。家庭監控市場逐漸受到重視,谷歌集團的Nest去年才剛購併監控廠商Dropcam,推出家用IP Cam。
吳漢章表示,華碩雲端過去2年在台灣市場累積數十個企業用戶服務經驗,加上與經濟部合作的私有雲服務,在去年下半陸續完成標準化跟規格化後,今年將會把企業雲與華碩的硬體一起銷售到海外,由於歐洲機房已經在2014年建置完成,最快有機會在歐洲開賣。 


From 蘋果

2014年11月21日

聯發科強攻穿戴 將推3G晶片


聯發科(2454)新一代物聯網方案曝光!依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聯發科今年第2季推出Aster MT2502後,新一代物聯網穿戴晶片MT2601規格也流出,支援的螢幕辨識率提升,且有望支援3G通話。外界預期,搭載MT2601方案的智慧手錶和 手環將在明年第2季上市

今年出貨衝1000萬顆

聯 發科今年6月推出的Aster MT2502晶片,針對穿戴智慧設備市場打造,號稱是全球面積最小的系統單晶片,尺寸僅有5.4x6.2mm,具備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2G晶片 等模組,強調發揮客製化差異性,兼容支援Android平台和iOS平台特色,當時聯發科內部即表示,後續產品會朝支援3G方面開發。
而近期曝光 的新一代MT2601方案,封裝尺寸變大至12x12mm,搭載先進的ePoP技術,也換上了1.2GHz的ARM Cortex-A7雙核心處理器,支援雙頻WiFi,藍牙4.1等功能,相容主流的導航定位系統,將可選擇是否集成3G Modem支援3G上網通話功能。
中國媒體指出,據調查顯示,聯發科第1代物聯網方案Aster晶片6月開始出貨,單月出貨量已達100萬~200萬顆左右,今年可關注能否挑戰出貨1000萬顆的水準。 


積極投入5G通訊標準

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之前在法說上表示,搭載Aster方案的智慧手錶第3季已陸續上市,本季客戶還有10款以上終端產品會陸續推出。
雖 然物聯網方案對今、明年營收貢獻有限,平均單價也較低,法人對物聯網方案也多在關注階段而已,但產業人士分析,聯發科採用鴨子划水的方式,後續還有一連串 遠景擘劃,包括:透過研發晶片,參與各項組織活動,積極投入下一世代5G通訊標準參與,卡位不同平台,都是為了鎖定2020年長期產業趨勢。
產業人士也指出,聯發科今年以來在歐美市場品牌行銷有不錯斬獲,透過積極參與大展,持續在國際市場發聲,獲得一些重量級營運商的好評。

聯發科 攻穿戴平台產品策略

●物聯網穿戴方案
◎今年6月針對物聯網推出LinkIt平台和Aster MT2502晶片,為體積最小的穿戴式系統單晶片
◎新一代物聯網穿戴晶片MT2601尺寸變大,WVGA螢幕分辨率提高,可應用智慧眼鏡、支援3G通話,估明年第2季終端產品將上市
●客戶穿戴產品開發
◎搭載Aster MT2502智慧手錶已上市,本季還有10款以上終端產品上市
●與宏碁自建雲合作
◎希望透過宏碁自建雲(BYOC)等平台,一起找客戶,預期明年上半年會有進展


From 蘋果

2014年11月13日

華碩前3季每股賺20.14元


華碩(2357)執行長沈振來表示,明年初CES大會將推出ZenFone 2及英雄超薄筆電Chi,正面迎戰蘋果12吋的Macbook Air,他直言「Chi(氣)是更高級的Air」,手機目標2015年衝1600萬支以上,並將轉虧為盈,期望短期內進入全球手機前10強。
沈振來表示,未來幾年華碩戰略以雲端為核心,電腦、行動裝置、物聯網、機器人為4大產品主軸,華碩會以舊智慧、新腦袋開發新品。

未來戰略雲端為核心

華 碩第3季單季品牌營收1134.81億元,為今年新高,毛利率13.7%低於上季14.3%水準,但營益率4.7%逆勢成長,優於市場預期。受惠和碩 (4938)及研華(2395)股息入帳,業外獲利挹住達19.76億元,單季稅後純益58.11億元,季增21%,每股稅後純益7.82元,為連續6季 新高,累計華碩前3季每股稅後純益20.14元。法人估華碩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在28∼29元水準。
展望第4季,華碩預估筆電跟手機、平板都將比第3季成長,僅主機板下滑。華碩估主機板第4季出貨560萬片,季減6.6%,而筆電出貨550萬台,季增7.8%,手機400萬支,季增高達42.85%,平板280萬台,季增12.5%。
法人估,華碩第4季受惠手機出貨衝高,筆電穩定成長,品牌營收將衝1200億元,季增5.74%,創單季歷史新高,營益率也因規模擴張有機會持平或上調,但業外因無股息挹住,匯率波動變數較高,獲利淨額恐低於第3季。
沈振來表示,華碩未來幾年營運戰略將以雲端為核心,4大產品領域包括電腦、行動裝置、物聯網、機器人,面對新的產業競爭,華碩將以舊智慧,新腦袋為策略開發新品。



CES發表ZenFone 2

沈 振來表示,華碩雖經濟規模略輸中國對手,但創新力是最大本錢,2015年華碩採防守跟攻擊雙策略,既有筆電產品線將穩定持平,Chromebook、電競 筆電、EeeBook及中高階超薄筆電Chi則寄望爆發性成長,帶動筆電有10%年成長動能,桌上型電腦目標50%年增率,達300萬台。
沈振來表示,華碩創新力受到國際肯定,有機會在筆電淘汰賽中成為贏家之一。華碩平板策略則大轉彎,受到產業成長趨緩影響,平板將力求簡單極致,每個機型都是英雄產品,在主導國家銷售,明年將推出輕奢華路線的ZenPad。
沈振來表示,華碩ZenFone產能在10月都還缺,預計11~12月產能充足,單季手機出貨有機會超過400萬支,其中東南亞出貨佔比達150萬支,目前對東南亞有高度信心,預期2015年ZenFone將拿下東南亞20%市佔率,成為該區域手機品牌亞軍。
華碩將在CES舉行新品發表會,由董事長施崇棠主持,發表第二代ZenFone 2,並展示最新輕薄筆電Chi。 


From 蘋果

2014年10月16日

華碩ZenFone上季賺錢了


華碩(2357)ZenFone全球逐步開賣,昨在巴西上市,下周 將前進日本,市場快速擴張,ZenFone已轉虧為盈。對於聯想嗆台廠將退出電腦產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表示,台灣品牌行銷跟創新都有大進步,將讓國際對 手刮目相看;華碩第3季業績優於預期,本業獲利將創6季新高,本業業外皆美。
施崇棠表示,智慧手機在無所不在的雲運算世代扮演重要角色,與物聯網跟機器人都是新世代重要願景,華碩積極布局,期望努力在數位新世代中成為受推崇企業。 

與美國AT&T合作

華 碩繼PadFone X後,又宣布與美國最大電信商AT&T合作推出新版Padfone X mini,4.5吋螢幕可插入7吋平板,並首度採英特爾晶片,包括Atom處理器晶片及4G無線傳輸晶片。這是華碩PadFone系列手機首度採用英特爾 處理器進入美國市場。
華碩ZenFone手機銷售告捷,目前在東南亞、中國、台灣、印度、俄羅斯都有好成果出來,執行長沈振來昨在巴西主持新品發 表會,施崇棠出席與公視共同舉辦的「感動99.心幸福運動」99秒全國短片徵選活動時表示,他下周也要到日本發表ZenFone,一步一步拓展市場版圖。
華 碩第3季業績優於預期,筆電平板跟手機出貨超標,其中ZenFone更提早轉虧為盈,由於第2季華碩ZenFone手機剛上市,初期行銷費用導致虧損逾 15億元,第3季轉虧為盈也讓本業獲利大進補,法人估營益率將回升至4.55%以上,高於第2季,本業獲利將創6季新高。
華碩第3季本業業外皆美。華碩約30%營收以歐元計價,第3季雖受歐元貶值影響,出現微幅匯損,但在和碩(4938)及研華(2395)股息挹注16億元下,業外可望比第2季表現佳,法人估計華碩第3季獲利將優於第2季,每股稅後純益站上8元。


華碩各季業績獲利

Q3每股估大賺8元

對於聯想首席營運長蔣凡可蘭奇批台灣廠商將退出電腦產業,施崇棠回應:「蘭奇有他的想法,台灣企業要更爭氣,讓國際對手刮目相看!」施崇棠表示,台灣還是非常厲害的,不論在創新跟行銷,台灣都已經有非常大進步,一定要在未來的征戰之中勝出。
對於蘭奇批台廠不夠國際化,施崇棠則有感而發,他表示,組織的安排如何不是最重要的,總部負責研發產品,如同球賽中的球,如何將球發射到每個國家的市場(戰場)中,總部跟各戰場能無縫發揮威力,展現默契,這才是關鍵。
對於老長官施振榮表示,外派各國總經理比例可當作企業國際化指標,對此施崇棠則認為,「若每個國家的將領沒挑好,會更危險!」From 蘋果

2014年10月2日

仁寶搶進醫療物聯網 入股安勤


仁寶電腦董事會通過投資新台幣4.95億入股工業電腦廠安勤科技,取得20.54%股權,布局醫療與物聯網商機。
仁寶為因應未來產業趨勢發展並拓展營運廣度,董事會通過將參與安勤科技私募普通股案。
總投資金額4.95億元,計畫取得安勤科技1400萬普通股,交易完成後,仁寶將成為安勤科技最大股東,持有20.54%的股權,並規劃於明年取得一席董事。
安勤科技是國內利基型嵌入式電腦與工業電腦廠商,產品包括系統產品與單板電腦,深耕應用於醫療照護(Medical)、遊戲終端系統(Gaming)及銷售點管理系統(POS/KIOSK)領域。
仁寶指出,藉由這次策略性投資,適時切入未來醫療與物聯網商機;未來將持續在利基型垂直產業做策略投資佈局,如工業生產自動化、安控、醫療、車載、智慧城市等應用領域。
除為佈局產業大趨勢發展外,也致力使產品內容與客戶範疇多元化,全力提升本身獲利能力、並增添未來成長動能。

FROM 中央

2014年7月30日

中華電後年4G拼400萬用戶數

--> 2014科技論壇4G大未來高峰會昨登場,中華電(2412)董事長蔡力行致詞時表示,中華電在產業扮演領頭角色,網路布建和客戶吸收都有相當表現,會全力以赴把4G建設做好,讓台灣更有競爭力;中華電總經理石木標則說,2016年4G用戶數將力拼400萬戶目標。

讓台灣更有競爭力

蔡力行說,4G比3G速度高了10倍以上,4G不僅是技術,也代表數位匯流的平台,中華電本來就有數據分析、雲端、物聯網的技術能力,將此能力與4G平台結合,可帶給企業更好的營運契機,讓政府有更好的平台,讓台灣更有競爭力,因為數位匯流對社會政治文化都有深遠影響。
石 木標指出,在台灣之星和鴻海(2317)加入後,加上台灣既有ICT(資通訊)聚落,台灣有潛力成為4G LTE領先市場,GSMA(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委託Analysys Mason調查也顯示,無線寬頻普及率增加10%,對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將提升0.3%,估2015年對GDP的影響將達3333億元。
石木標指出,南韓4G開台後2年半內,用戶佔比突破50%,3G要花7年時間,但4G只花2年半,4G平均用戶貢獻(APRU)較3G提升25%,而LTE智慧手機銷售比達94%。
至於4G LTE商用服務,對電信業者的商機,石木標分析,2020年將有500億個聯網裝置帶動物聯網商機。依據行政院2016年1000萬4G用戶目標,中華電市佔率將達40%,力拼400萬用戶數FROM 蘋果
-->

2014年7月1日

鴻海入股南韓 SK C&C

-- 鴻海(2317)布局4G刻不容緩!昨公告砸下逾112億元入股韓國第3大財團SK集團子公司4.9%股權,為雙方合作成功跨出第1步,鴻海更看重SK Telecom(鮮京電信)在4G領域專長,未來攜手具想像空間。鴻海積極從產品製造角色轉型成為科技服務業,明年起轉型效應值得期待,加上今年下半年隨蘋果新機訂單湧入,業績跟著起跳,郭台銘信心喊話「今年獲利將成長逾10%」,鴻海昨股價價量齊揚,終場上漲1.4元,成功收復百元價位,創下2年多來新高。

將成第2大股東

鴻 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透露,將於7月1日宣布重大投資案,果不其然這次一出手就是百億元投資案,上周董事會通過後,隨即於昨日盤前公告,宣布將攜手韓國第3 大集團SK集團,並砸下112億餘元入股其下子公司SK C&C CO., Limited之4.9%股權,將成SK C&C第2大股東。
今年來,鴻海集團為實現「11屏3網2雲」投資動作不斷,郭台銘先前即不斷表示,集團未來很多布局都積極向韓國業者取經,包括電信營運、智慧型醫院等等。
據悉,SK C&C提供系統整合與資訊服務平台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優化業務流程及打造IT系統環境,應用領域涵蓋金融、電信、能源、物流、媒體、教育、健康等,產品包括電子商務平台、智慧卡、能源管理和儲存系統、智慧電表、企業行動平台、雲端運算和車用平台等。

看好4G領域布局

鴻海這次入股SK C&C,只是雙方集團合作第1步,鴻海更看重SK集團所擅長的電信營運、能源石化、通訊技術,乃至半導體等相關應用,將會有更多合作契機浮現,尤其在4G領域,SK集團旗下鮮京電信不但搶先在韓國啟動4G服務,也是當地最大電信營運商。
鮮京電信也在同天宣布,專為物聯網設計的電信網路9月起啟用,以網路功能虛擬化技術建立的虛擬化中心,可因應物聯網對流量、安全性需求,這座最新的中心除會移入專門的物聯網通訊設備外,還會安裝支援各種服務、物聯網流量的軟體。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認為,鴻海參股SK集團目的有2,第1是把南韓做為突破口,透過SK C&C經營的二手汽車業務,切入汽車零組件市場;第2是搭上SK集團旗下的鮮京電信,促成與亞太電信(3682)合作,達成台韓電信合作。
蔡明彰分析,上周郭董將原本鴻海願景的8屏1網1雲,擴增為11屏3網2雲,就是多了電動車、4G與機械人,接下來布局可能集中這3項。From 蘋果日報
-->

2014年6月26日

搶進物聯網,谷歌Android進軍汽車、電視、手錶市場


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今年將進入汽車、電視與手錶產業,與蘋果及其他科技公司競相跨足快速擴張的物聯網市場。全球超過四分之三售出的智慧手機,採用谷歌免費的Android軟體,成為消費者使用谷歌賺錢的網路搜尋、地圖等線上服務,一個深具價值的切入點。
在周三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宣布第一款採用Android Auto軟體進行導航、音樂播放和訊息傳遞的智慧型汽車,今年稍晚將在車商門市亮相,且已有超過40家汽車公司簽約加入Android軟體開發聯盟。
三星電子、LG電子與摩托羅拉周三分別推出Samsung Gear Live、LG G Watch、與Moto 360等三款採用Android Wear的智慧錶,其中三星與LG的新產品當天隨即在美國開賣,Moto 360預計在夏季稍晚上市。
雖然Google TV、Nexus Q等影音串流服務沒有獲得太大迴響,谷歌仍再接再厲推出Android TV,將提供收看戶簡易的使用界面來搜尋與播放內容。
谷歌亦發表Google Fit服務,可收集並追蹤用戶的健康與個人健身資訊,功能類似於蘋果與三星最近推出的新服務。
此外,為了搶攻新興市場,谷歌宣布已與三家製造廠合作,今年秋季為印度市場開發一款價格不到1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谷歌表示,「Android One」平台開發計畫,是為了盡可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擁有手機。採用「Android One」平台的低價智慧手機將採用4.5吋螢幕,並支援雙SIM卡。
FROM 工商時報
-->

2014年6月21日

鴻海:亞太人工作保3年

-->
鴻海(2317)透過旗下國碁電子,參與亞太電(3682)私募案及合併案,並成為最大股東後,現任董事長邱純枝將於7月中旬左右交棒,新董座以鴻海副總裁呂芳銘或國碁總經理黃南仁呼聲最高,且鴻海承諾保障亞太電員工3年工作權。
邱純枝昨天在亞太電股東會後表示,鴻海(國碁)在繳交參與亞太電私募案款項後,將以法人代表身份進入亞太電董事會,預計7月中後接替邱純枝,成為國碁併入亞太電後的新任董事長。
她也提到,感謝國碁展現誠意,且對方尊重現有經營團隊,並承諾保障亞太電員工3年工作權,估計初期經營團隊不會有什麼變動。

邱純枝:不急著下車

身 兼東元(1504)總經理的邱純枝也說,國碁併入亞太電之後,東元集團不打算賣出持股,且期待與鴻海合作,能打造出有別於其他4G(第4代行動通訊技術) 業者的服務及通路。「我們希望雙方合併後,能夠發揮垂直整合的綜效,而且透過鴻海的『八屏一雲』,不但能改善股東權益,長期也有助公司營運及股價。」她強 調,東元集團希望與鴻海做出一番成績,因此「不急著下車」。
亞太電總經理遲煥國則表示,國碁經營團隊將由黃南仁領軍,下周二首次與亞太電經營團隊面對面,共同討論雙方業務及組織整合。
遲煥國說:「大家就是先認識、交流,再進入合作與磨合。我們是telecom(電信) 背景,他們是IT(資訊科技)和工廠背景的,兩邊一定需要磨合,只是對亞太電信來說,與鴻海合作不是只為了電信,而是數位匯流。未來4G不只是頻寬,還需要行動裝置、網路及內容。」
邱純枝提到,雙方合作初期將從基地台共建、平台支援與終端裝置的需求等層面開始,並在國碁繳交亞太電私募案款項後正式啟動。

遲煥國:合作空間大

亞太電信認為,鴻海透過國碁參與亞太電私募及合併案,並非只著眼國內4G市場,還有鴻海全球布局所可能創造的國際市場,以及成長空間龐大的物聯網。
遲煥國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鴻海集團在全球有90幾個據點,不論在私有雲或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路)都有發展空間,「所以我們與鴻海的合作,想像空間非常大」。
他也提到,鴻海在天津、北京、貴州及高軟(高雄軟體園區)等4地建立IDC(Internet Data Center,網路資料中心),且全部連起來,想在中國申請MVNO(虛擬行動網路)執照,都是為了未來布局物聯網。

【亞太電信股東會要點】

主題╱說法
•董事長人事
現任董事長邱純枝將於7月中旬交棒,鴻海(國碁)團隊將進駐,擔任新董事長
•亞太電經營團隊及員工
鴻海尊重現有經營團隊,並承諾保障員工3年工作權
•國碁與亞太電團隊交流:
預定下周二首次見面,初期合作從基地台共建、平台支援與終端裝置需求等做起
•東元是否釋股
無此意願,且期待與鴻海合作,發揮垂直整合綜效,目前不急著出脫持股
•最大股東台鐵是否釋股
大股東支持與國碁合併,台鐵若要釋股,須編列在年度預算並送立院審議,最快2016年才可能釋股
•合併後4G資源調整
合併後4G核心系統只會留1套,另1套可做其他用途,不會雙品牌經營4G,以亞太電為主
From 蘋果日報
-->

2014年6月20日

傳iWatch下月量產 廣達扮要角

業界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可能於10月推出智慧型手表iWatch,將自7月開始大量生產,台灣的廣達電腦公司將是主要代工廠。蘋果和廣達都拒絕評論此事。

路透社報導,這款手表尚未命名,但注意蘋果(Apple Inc)發展的人士稱之為iWatch。這將是蘋果首度跨足精品領域,許多人對此仍有質疑,尤其是在科技裝置成長冷卻的狀況下,是否能有助提升獲利。

科技業巨擘蘋果似乎想藉此證明,仍有能力創新,對抗南韓對手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路透社引述一位消息人士說,蘋果將推出的智慧手表可能將配備2.5吋的顯示幕,造型略呈矩型。

他表示,蘋果預期在這項產品推出後的第一年出貨5000萬支,但這類初步估計仍有可能修訂。他又說,這款手表目前還在由廣達(Quanta Computer Inc)試產,廣達將是主要製造商,至少占最後組裝數量的70%。

雖然這款手表問世廣受預期,開始量產日期以及廣達涉入的程度到如今才披露出來。根據前述人士與另一位熟知此事的人士,量產將自7月開始,而推出時間最快在10月。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昨天在股東會後說,他認為穿載裝置是物聯網很好的一個結合,廣達一直都有產品在出貨,包括智慧手表也已經出貨,戴在手上或穿在身上的產品很方便,任何時間都可以知道想要知道的資料,預計下半年會慢慢放量。From 中央社

2014年6月16日

攻手機 宏碁攜手獵豹移動

宏碁(2353)智慧手機事業群總經理劉思泰拼業績,陸續拿下歐洲 T-Mobile及韓國電信等多家大廠合約,並與獵豹移動洽談合作,下半年宏碁新手機發表數量將會多1倍,帶動業績也「做大一點」,力拼500萬台以上目 標,9月前穿戴式手環Liquid Leap將開賣,價位不會超過100美元,2015年再推金屬防水智慧手錶。
劉思泰在宏碁服務超過3年半,這位新加坡籍高階主管中英、廣、客語混雜,個性活潑愛運動,2011年由前宏碁總經理翁建仁聘任管理歐洲手機與平板業務,負責跟AT&T合作一戰成名,2013年初正式回台灣工作,扛起宏碁智慧手機今年目標翻倍的重任。

今年增員拼手機業務

劉思泰表示,手機要能在大廠中闖出成績,操作必須有獨特之處,吸引消費者多駐足幾秒鐘,目前宏碁手機跟平板軟體團隊約200人,智慧手環軟體團隊約20人,手機業務跟產品規劃經理約68人,預計今年要增加超過70人。
劉 思泰勤飛海外跑業務,他表示今年手機業務一定要做大,由於下半年手機發表數量比上半年多1倍,所以銷售量也會高於上半年,其次智慧手環上市時間將在9月, 售價尚未定案,但預估在100美元(約3000元台幣)以內,由於可支援Android及iOS作業系統,是市面唯一的觸控螢幕手環,期望搶吃垂直領域如 健身房商機。
劉思泰表示,物聯網是未來趨勢,宏碁不會亂做,期望加入的是新功能,仍由手機當作管理中心,所以手環功能要簡單。在劉思泰奔走下,5月宏碁打入歐洲T-mobile,6月切入韓國電信,並拿下中南美洲電信合約,也將與獵豹移動合作,近期就可望有合作新機推出。
劉思泰喜歡戶外運動,愛風帆及騎腳踏車,更有飛機駕駛執照,在台灣擁有5台腳踏車,其中還包括德國帶回來的電動車款,他也酷愛美食,由於台灣美食太多,他又特別愛吃台灣炸雞排,結果來台3年半就胖了8公斤。

宏碁各產品線2014年目標

劉思泰酷愛戶外運動

但他帶人也帶心,宏碁手機部門68個同仁他都能一一叫出名字,也鼓勵員工多出國看看,加強英語能力,並保持工作生活平衡,劉思泰認為「不可能在辦公室裡創新,要潛水都能工作」,他的西式風格也讓員工都十分佩服,認真投入工作。From 蘋果日報

2014年5月28日

iPhone變遙控器 蘋果搶進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已成兵家必爭之地,蘋果傳將在下周一(6月2日)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發表新智慧家庭軟體平台,把iPhone變成可以操 縱照明、保全系統及各種家電的遙控器,搶進物聯網市場,向Google(谷歌)、三星電子(SAMSUNG)宣戰。
與此同時,Google傳考慮收購聯網監視攝影機製造商dropcam,據稱蘋果對這家公司也有興趣;三星則宣布將努力開發物聯網的資料隱私安全領域。
-->



蘋果今年來股價走勢

Google考慮收購dropcam

據《金融時報》報導,蘋果打造的新平台方便用戶整合各種智慧家電,舉例來說,iPhone用戶進入家門時,家中照明可接收無線訊號自動開啟,智慧家電互聯所發揮的綜效將更能吸引消費者購買蘋果iOS家族系列產品。
據報導,蘋果持續與數家裝置製造商討論合作,未來這些業者生產的智慧家電經過認證可與新平台搭配使用,就能在蘋果零售通路販售,作法類似蘋果現行為相容耳機、音響等配件貼上的「iPhone專用」標籤,不同之處在於智慧家電將有新品牌與商標。

股價創19個月新高

蘋果可能強調其智慧家庭系統較Google注重保護隱私;Google以目標廣告作為主要營收來源,令用戶擔心個資外洩。蘋果股價今年來至上周五止上漲9.5%,每股614.13美元,創19個月新高。
隨著已開發市場智慧手機銷售成長趨緩,家庭自動化被科技業視為下一個新疆界,例如Google今年1月斥資32億美元(965億元台幣)購併聯網恆溫器與煙霧警報器製造商nest,以及三星近期推出、透過智慧手機和手表遙控的智慧冰箱、洗衣機和電視,均是朝此趨勢發展。
《The Information》昨獨家披露,Google nest部門考慮收購dropcam,進一步深耕物聯網市場。dropcam主要產品是可連上家中Wi-Fi網路的攝影機,以串流方式把拍到的影像傳送到 智慧手機與電腦的應用程式即時播放,每台要價150美元(4526元台幣)。據了解,除了Google之外,另有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家業者與dropcam 接洽。



科技大廠搶進物聯網概況

物聯網商機衝30兆

另外,三星昨日也宣布,為了在工業、科學研發領域保持領先優勢,將投入研發物聯網隱私安全、能源儲存與擷取。
顧能(Gartner)估計,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兆美元(30.17兆元台幣)。From 蘋果日報

-->